- · 中国森林病虫版面费是多[06/01]
- · 《中国森林病虫》投稿方[06/01]
- · 《中国森林病虫》期刊栏[06/01]
引众怒的“婚内出轨”,对它来说并不是多大的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编者按:在地球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生命世界谱写了一曲曲悲壮赞歌,塑造了地球环境,孕育了人类文明史诗,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在科学传播的星辰里,中科院之声与华南植物园联合
编者按:在地球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生命世界谱写了一曲曲悲壮赞歌,塑造了地球环境,孕育了人类文明史诗,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在科学传播的星辰里,中科院之声与华南植物园联合开设“花颜鸟语”专栏,既是生命世界之窗,又荟萃自然体验的点滴故事。惟愿她为自然世界代言,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惟愿她解读科学前沿,讲述科学故事,封存自然足迹。
在奉行“一夫一妻”制的人类国度里,婚姻忠诚与否受到全社会的道德约束,无论是一般人还是成功人士,一旦被曝光婚内出轨,都将引发众怒,轻者受到舆论谴责,重者身败名裂,“婚内出轨”这个标签也将伴其终生,成为其无法抹去的道德污点。
然而,在鸟类世界里,伦理道德则显得没那么重要。研究发现,奉行“一夫一妻制”的雀形目鸟类中,就有86%的种类存在婚外配现象,即与配对伴侣外的雌雄个体发生交配行为,也就是俗称的“婚内出轨”。本文要介绍的白眉姬鹟,就是婚内出轨的“惯犯”。

(摄影:李学志)
“白眉”辨雌雄
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隶属鸟纲雀形目鹟科姬鹟属鸟类,体型娇小,体长只有11-14厘米,与一般智能手机的长度相当。雌雄鸟羽色差别很大,雄鸟羽色艳丽,全身共有黑、白、黄三种颜色,黄色占比较多,主要集中在下背、腰及下体,如果从平地仰视雄鸟,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下体明艳的鲜黄色,明媚而温暖;而白眉姬鹟之“白眉”,说的也正是雄鸟,雄鸟眉纹白色,与生俱来,可谓“鸟未老,眉先白”,给人一种年少老成的沧桑感。雌鸟羽色相对暗淡,没有“白眉”,上体暗褐色,仅腰为鲜黄色,下体为较淡的灰黄色。若在野外碰到白眉姬鹟夫妇,凭“有无白眉”便能辨认雄雌。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在诗人的世界里,很多时候“鸟语”是与“花香”并列而言的褒义词,但并非所有鸟叫都能引起人们“悦耳”的感受,一般能承载人们礼赞的歌声动听的鸟类,多为鸣禽(如画眉、黄鹂、百灵等)。白眉姬鹟为鸣禽,发音器官高度发达,能发出婉转动听的鸣声。其平日较为低调,叫声一般低沉而短促,但到了繁殖期间,为求得爱侣,白眉姬鹟雄鸟们都拿出真本事,尽情鸣唱,歌声清脆悠扬,让人大饱耳福。

(摄影:李学志)
保护森林,小鸟有责
白眉姬鹟大多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地带茂盛浓密的针叶林或阔叶林中,面对残酷的自然法则,白眉姬鹟实力虽不过硬,但避敌却有一手。它性格机敏,经常在茂密的树枝上活动,以枝叶做掩护,让自己置于相对安全的环境以躲避天敌的追杀。在森林食物链中,白眉姬鹟虽不是位列顶层,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它所能捕获的食物也是很丰富的,一般为飞行性昆虫,包括天牛科、鞘翅目、尺蠖蛾科等。
值得注意的是,白眉姬鹟食物中的叶蜂、象甲等是森林害虫,加上其是洞巣鸟,对树洞有很强的依赖性,常筑巢于天然树洞、啄木鸟的弃洞、柴垛缝中,较易招引,因此有学者尝试利用人工挂巣的方式招引白眉姬鹟来控制森林虫害,研究结果表明白眉姬鹟取食范围最远可达离巢70-80米,每对鸟的巢区范围及控制面积为5.87亩,一对白眉姬鹟鸟成雏鸟每年夏季食虫80258条,效果可谓非常显著。

(摄影:李学志)
稍欠人性化的育儿分工
白眉姬鹟一般4月末5月初进入繁殖期,雌雄鸟最先会进行巢址选择,它们一般会选择在特定高度、隐蔽性强、光照条件好以及附近食物丰富的洞中筑巢,巢呈碗状。营巢完毕后,雌鸟马上开始产卵,一窝大概3~8个。孵卵期一般12~13天,由雌鸟负责孵化,而雄鸟一般负责巢外警戒。雌鸟在孵卵期间非常辛苦,雄鸟对“产妇”可谓毫不体贴,雌鸟孵卵已消耗不少能量,但雄鸟从不会给雌鸟送食,因此雌鸟在孵卵间隙还需外出觅食。而为确保卵的温度,雌鸟一般选择在日照强度比较高的中午才抽空外出。
雄鸟虽然在孵卵期较“不作为”,但它在育雏、给雏鸟传递食物、警戒、驱赶天敌、协助离巢后雏鸟生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雌鸟在育雏前期喂食次数较少,但后期逐渐增多并高于雄鸟,在此期间雌鸟还承担着清理巢内粪便的工作。雏鸟一般12~13天后能够离巢,离巢后仍需亲鸟在外喂食10~12天方能独立生活。
文章来源:《中国森林病虫》 网址: http://www.zgslbc.cn/zonghexinwen/2022/0303/937.html
上一篇:“80、90”志愿小分队,到!
下一篇:龙山街道:“校、社、家”共育,搭建协同育人